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吕愿中南宋
全宋诗
吕愿中,一作愿忠(《舆地纪胜》卷四八),字叔恭睢阳(今河南商丘)人。
曾官通判和州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
谄附秦桧二十五年诏赴临安
卒,二十六年累贬果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一七一)。
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抚松集》一卷。
今录诗十六首。
全宋文·卷四六四九
吕愿中字叔恭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绍兴二十四年右承议郎、直秘阁、知静江府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事。
谕降诸蛮,得州二十七,县一百三十五。
静江有驿名秦城,率宾僚赋《秦城王气诗》以媚秦桧,并由此得名。
又诬李光胡铨唱和,讥讪朝政,使再贬昌化军
二十六年以贪虐附,责果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
见《宋史》卷三一《高宗纪》八、卷三六三《李光传》、卷四七三《奸臣传》三、卷四九四《蛮夷传》二,《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孟坚南宋 1115 — 11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5—1169 【介绍】: 越州上虞人字文通
李光子。
以学行见称乡里。
随父谪琼州,坐诬告私撰国史,贬峡州夷陵
孝宗更化后召用,除知秀州,累迁淮东提举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许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同安人字子逊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翰林庶吉士,历编修
为人气岸嶙峋,不谐俗。
好读书,师事晋江李光缙,海内传诵其文曰许同安
有《八经类集》、《许钟斗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逊同安人
万历辛丑会试第一赐进士出身改庶吉士编修许钟斗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彦恭
李光门人。
高宗绍兴元年充广西经略司干办公事
累官知雷州,坐罢,寓居金州
以与李光通书触秦桧怒,下大理狱,拷掠备至,编管辰州
死,起知纯州,移邵州
后由扬州两浙西路提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知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越州上虞人字孝章
李光孙。
宁宗嘉定四年进士
监察御史右正言
苟于仕进,排斥朝中贤臣殆尽。
累升侍御史,迁右司谏,进右谏议大夫兵部尚书
理宗亲政,提举嵩山崇福宫
端平初,为御史劾,镌秩罢祠,徙瑞州居住。
梁成大莫泽被世人指为“三凶”。
全宋诗
李知孝字孝章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
光孙。
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
累官监察御史
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迁兵部尚书六年,出知宁国
后镌秩徙瑞州
苟于仕进,排斥诸贤殆尽,世指其与梁成大莫泽为三凶,卒以贬死。
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全宋文·卷七三二四
李知孝字孝章绍兴府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李光之孙。
嘉定四年进士
丞相府主管文字,差充干办诸司审计司
历官监察御史右正言侍御史右司谏、谏议大夫
在言职多秉承史弥远旨意,诋毁魏了翁真德秀诸儒,排斥异己,世人指为「三凶」之一。
绍定五年工部尚书,进兵部
理宗亲政,令提举宫观
继罢祠,送婺州居住,再徙瑞州
后死于贬所。
见《宋史》卷四二二《李知孝传》,《宋史新》卷一五八。
宋登科记考
李光孙。
字孝章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
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初虞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居灵泉山字和甫
精医术,深研《素问》、《难经》,见解超人。
常济贫病。
黄庭坚友善。
有《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等。
全宋文·卷一八二八
初虞世字和甫儒医
削发为僧。
著《养生必用方》十六卷。
见《庄简》卷一七,《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三,《郡斋读书志》卷一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结元 1275 — 13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5—1336 【介绍】: 元易州定兴人字仪伯
太史董朴受经,深研性命道德之学。
成宗时爱育黎拔力八达宿卫
后历侍武宗仁宗朝。
陈时政,为帝所嘉纳。
顺帝初累官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修国史,拜中书左丞
有诗文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仪伯易州定兴人
中山以荐充宿卫至治初累拜吏部尚书泰定间以集贤侍读学士出为辽阳参政元统初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中书左丞卒谥文忠有文集十五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潘畤南宋 1126 — 11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1189 【介绍】: 婺州金华人,徙家上虞字德鄜,一
潘良贵从子。
以任为登仕郎
兴化军,累迁湖南安抚,进直显谟阁,除尚书左司郎中,不就。
治郡皆有成绩,自言为治主于宽而不使有宽名,辅以严而不使有严迹。
所至必问人材,兴学校。
全宋诗
潘畤一一二六~一一八九),字德鄜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
少孤,由叔良贵抚养,因为李光婿。
以荫为登仕郎,初调袁州分宜簿。
历监临安府造船场,提辖杂卖务杂卖场,知兴化军提举两浙西路江南东路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提点荆湖南路刑狱,知广州潭州
召为左司郎中,不就。
孝宗淳熙十六年卒,年六十四(《宝庆会稽续志》卷五,墓志铭作年六十三)。
事见《晦庵》卷九四《直显谟阁潘公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九九三
潘畤一一二六——一一八九),字德鄜(一云德卿),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
以叔良贵任为登仕郎,为袁州分宜主簿,历知兴化军,浙西、江东湖北提举湖南提刑,知广州潭州,除左司郎官,改直显谟阁、知太平州
淳熙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一作六十三)。
朱熹撰《直显谟阁潘公墓志铭》(《朱文公文集》卷九四),《宝庆会稽续志》卷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绍隆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五九
绍隆理宗度宗时闽僧,与石溪、偃溪枯崖圆悟友善。
历住喝石崖、锦溪报慈、延平含清诸寺,迁居光孝,后住鼓山
释绍隆和州含山人也。
年九岁辞亲投佛慧院。
六年得度受具足戒。
精研律部。
五夏而后游方。
首访长芦信和尚得其大略而已。
一日见有僧传圆悟勤禅师语至。
读之叹曰。
想口生液。
虽未得浇肠沃胃。
要且使人庆快。
第恨未聆謦咳耳。
遂至宝峰依湛堂
次见黄龙死心。
然后参圆悟
一日入室。
圆悟问曰。
见见之时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忽举拳曰。
还见么。
曰见。
曰。
头上安头。
闻脱然契證。
曰。
见个甚么。
对曰。
竹密不妨流水过。
首肯之俾掌藏钥。
有僧问于圆悟曰。
藏主其柔易若此。
乌能为哉。
笑曰。
瞌睡虎耳。
后因圆悟退老回蜀。
乃住邑之城西开圣。
宋建炎结庐于桐峰之下。
郡守李光延居彰教。
次迁虎丘
道大显著。
因追绎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
为人之后不能躬行遗训。
义安乎。
遂图像奉安题赞其上。
达磨赞曰。
阖国人难挽。
西携只履归。
只应熊耳月。
千古冷光辉。
百丈赞曰。
迅雷吼破澄潭月。
当下曾经三日聋。
去却膏盲必死疾。
丛林从此有家风。
开山明教大师赞曰。
春至百花触处
幽香旖旎袭人来。
临风无限深深意。
声色堆中绝点埃。
盖白云以。
百丈海禅师创建禅规之功宜配享达磨。
可谓知本矣。
能遵行而为赞。
又且发明其道。
亦为知礼者欤。
绍兴丙辰示微恙加趺而逝。
塔全身于寺之西南隅。
系曰。
北宋三佛并唱演公之道。
佛果得其髓也。
而入佛果之室坐无畏床师子吼者又不下十馀人。
独后法嗣之绳绳直至我  明嘉犹有臭气。
触人巴鼻者妙喜与瞌睡虎之裔耳。
他则三四传便乃寂然无声。
然此二老可谓源远流长者也。
时称二甘露门
不亦宜乎。
绍隆
和州含山人
九岁谢父母去家。
依县之佛慧院。
又六岁削发受具。
又五岁而束包曳杖。
飘然有四方之志。
首谒长芦炤禅师
参叩之间。
景响有得。
因阅圆悟语录。
抚卷叹曰。
想酢生液。
虽未能浇腹沃胃。
要且使人庆快。
第恨未亲聆謦欬耳。
至宝峰谒湛堂
叩死心于黄龙。
死心机锋横出。
诸方吞𦦨。
非上上根。
莫能当。
而于师独器重称赏。
众皆侧目。
将趋夹山圆悟
道龙牙。
遇泐潭乾公之法子密公
相与甚厚。
每研推古今。
至投合处。
抵掌轩渠。
或若佯狂。
议者。
谓今之沩仰寒拾也。
及见圆悟
圆悟移道林。
师从焉。
一日入室。
圆悟引教云。
见见之时。
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
见不能及。
举拳曰。
还见么。
曰。
见。
圆悟曰。
头上安头。
师于此有省。
圆悟叱曰。
见个甚么。
曰。
竹密不妨流水过。
圆悟肯之。
自是与圆悟
形影上下。
又二十年。
斧搜凿索。
尽得其秘。
或。
疑师道貌甚愞。
圆悟曰。
藏主
柔易若此。
何能为哉。
圆悟曰。
瞌睡虎耳。
后归邑住城西开圣。
建炎之扰盗。
起淮上。
乃南渡结庐铜峰之下。
适彰教虚席。
郡守李尚书光
延师居之。
四年而迁虎丘
圆悟以乱离归蜀。
曩之辐凑川奔。
一时后进。
望山而趋。
师每登座。
从实吐露。
一味平等。
随根所应。
皆惬其欲。
圆悟之道。
复大振于东南。
居三年感微疾。
白众曰当以第一座宗达承院事。
大书伽陀曰。
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
所以佛法无有剩语。
珍重。
掷笔坐逝。
绍兴六年丙辰五月也。
住世六十。
坐四十五
塔全身于山之阳。
曹洞氏之老秀公虎丘
明年始以官命。
西庵墟之徙其栋瓦椽梠。
完寺坏屋。
于是虎丘隆禅师之塔。
破而复新。
藩级崇宏。
奥阈冥深。
户容庭貌。
炜焕赫奕。
观瞻耸悦。
如教复振。
论者多秀公之义。
颂声不期而作焉。
惟禅师之道。
临济氏。
为正胤的受。
当教统之季。
群宗遗支。
微绝不嗣。
禅师众胄。
曼衍天下。
百年之间。
以道德表兹山居。
禅师之居者。
父子弟昆。
后先之踵相接也。
然皆熟视其祖。
凛然欲压。
于颓檐仆壁之下。
莫肯引手持一瓦一木。
救其风雨寒暑。
秀公异氏也。
独知尊教基。
饬祠宇。
致孝乎非己之祖。
岂惟善善之公。
足以灭党私。
而矫薄俗。
彼为人后。
而遗其先者。
视公之为宜何如也。
明河曰。
师见圆悟
后以二亲垂白。
褒禅山
侍养者数年。
虎丘
追忆白云端立祖堂故事。
乃曰。
为人之后。
不能躬行遗训。
义安乎。
遂图像奉安之。
此二事。
一载山志。
一出传灯。
见师本之厚。
因读天隐修塔文。
深感于中。
何后嗣之不然也。
故附其文于传末。
示戒将来。
且知秀公有作用人。
恨无从考始末。
可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许景衡宋 1072 — 11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8 【介绍】: 温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
程颐学。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徽宗宣和六年,召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请削三公权,忤时相王黼;又论童贯不可用;言和买、和籴、盐法害民;奏免江浙茶盐比较之法。
旋遭斥逐。
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进中书舍人,旋因言落职。
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为权相黄潜善等谮罢,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至京口卒。
谥忠简
有《横塘集》。
全宋诗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
早年纵学程颐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
徽宗大观中为敕令所删定官
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
后奉祠馆
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
以忤王黼去官。
钦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亲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论德,旋试中书舍人
以为李光等辨白,罢与宫祠
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
黄潜善等排沮,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
谥忠简
有《横塘集》三十卷,已佚。
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横塘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
事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许景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横塘集》为底本,校以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所收《横塘集》(简称永嘉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五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
宣和六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钦宗时,迁中书舍人
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进尚书右丞
黄潜善等恶其异己,谮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二年卒,年五十七,谥忠简
景衡程颐之学,学者称横塘先生
有《横塘集》。
宋史》卷三六三有传,又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权汉功元 ? — 1349
简介
权汉功(권한공),朝鲜人高丽王朝官员。
本贯安东权氏。
权汉功忠烈王在位期间等第直史馆
忠烈王忠宣王父子都在元朝的时候,王惟绍等人离间王父子,权汉功忠宣王的从臣,出仕忠宣王府邸,与崔诚之主选法。
忠烈王薨,忠宣王归国后,赐冠带,常常出入宫禁,时不时召见,拜密直副使骤升佥议评理。
当时忠宣王经常滞留元朝不归国,从臣们都想要回国。
汉功、诚之同掌铨注,贪其贿赂,无意东还。
思温、金深弹劾于徽政院,将权汉功逮捕下狱。
忠宣王怒,将此事告诉皇太后
于是权汉功被释放,李思温、金深遭到流放。
忠肃王即位后,表彰权汉功、崔诚之、朴景亮跟随父亲忠宣王之功。
忠宣王奉御南游江浙,权汉功李齐贤跟随。
权汉功、崔诚之、李光逢等人跟随忠宣王在大都之时大肆收受贿赂,滥封亲戚故旧为官,使得忠肃王非常不满。
1323年,上王忠宣王被流放吐蕃后,权汉功李光逢、金廷美(金怡)、蔡洪哲、裴廷芝等人被逮捕。
权汉功欲自厕所逃跑,但仍被逮捕,同李光逢、蔡洪哲一起籍没家产流放远岛,金廷美则被释放。
权汉功李光逢、蔡洪哲三人没有进入海岛,而是在州界聚众扰民。
不久后,元朝派人赦免了三人。
权汉功怨恨忠肃王,于是投靠了沈王王皓
权汉功纠集沈王的党羽,在慈云寺聚集百官,要求在废黜忠肃王、改立王皓的请愿书上签字。
当时忽降大雨冰雹,监察执义尹宣佐便说此是猪狗不如的事,聚集签字,百官纷纷效仿,于是失败了。
权汉功多年跟随忠宣王,为忠宣王所重用,忠宣王在流放吐蕃的时候还向权汉功寄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忠惠王继位后,得知权汉功二室康氏有姿色,派护军朴伊刺赤纳之宫中。
伊刺赤先将其强奸,忠惠王得知后大怒,皆扑杀之。
忠惠王被逮捕送到了元朝,群臣聚集在旻天寺,商议上书其鸣冤。
权汉功说:「昔殷太甲不明于德,伊尹放诸桐三年,然后悛心改行,复于君位。
又有一国,介于要冲之地,杀其朝觐诸侯及天子之使,于是天子遣人诛之。
又有一国之臣使于他国,及其还,天子之使斩其君首而去,其臣诣尸所陈祭而哭,亦令斩之。
今王无道,天子诛之,何得而救乎?
」后来权汉功官至都佥议政丞醴泉府院君
奉元朝之命,为太子左赞善
忠定王元年卒,谥文坦
著有文集《一斋逸稿》。
权汉功有二子:权仲达权仲和。
其中权仲和在朝鲜太宗在位期间担任过领议政之职。
高丽史》将权汉功列为奸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孟珍南宋 1129 — 11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184 【介绍】: 越州上虞人字文潜
李光子。
善草书。
累官至沿海制置司参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庭秀南宋 ? — 11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州慈溪人字颖彦
徽宗政和二年上舍及第。
历仕徽、钦、高宗三朝,建炎中累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
立朝敢言,与宰相议论不合,引疾求去,主管崇道观
杨时学,旁搜远绍,不趋好,文辞俊迈宏远。
有《磨衲集》。
全宋诗
王庭秀
~一一三六),字颖彦,先世居,父徙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上舍第。
乐寿泗州随州教授
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
金人扶掖张邦昌称帝,致仕。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为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
三年,为殿中侍御史(同上书卷二一)。
出知筠州
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吏部员外郎,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二、六三)。
因与宰相黄潜善议多不合,主管江州太平观。
归老于乡。
六年,卒(同上书卷一○四)。
有《相山集》(《延祐四明志》卷四)、《航海记》、《磨衲集》(《甬上耆旧传》卷二)等,已佚。
《乾道四明志》卷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王庭秀
——一一三六),字颖彦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
政和二年上舍第,历官州县。
侍御史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建炎三年出知筠州次年弃城遁,勒停。
起复为承议郎,召为吏部侍郎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
宰相议多不合,引疾求去,提举崇道观。
绍兴六年八月卒。
庭秀为学旁搜远绍,不苟趋时好,造诣深远,有《磨衲集》。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八、二五、四二、四六、六二、六五、一○四,《乾道四明志》卷二,《宝庆四明》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绍隆宋 1077 — 11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36 【介绍】: 僧。
和州含山人
十五岁得度受具。
后五年,谒长芦信禅师,得其大略。
又谒圆悟夹山,言下得悟。
初主彰教,寻迁住平江虎丘寺,大振临济之风。
全宋诗
释绍隆一○七七~一一三六),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
九岁出家,十五岁削发,二十岁遇长芦净照禅师
复谒宝峰湛堂准禅师黄龙死心禅师
得法于圆悟克勤禅师
初住和州圣禅院后主彰教寺,迁住平江府虎丘寺
南岳下十五世。
高宗绍兴六年卒,年六十。
事见徐林撰塔铭(《续藏经·虎丘绍隆禅师语录》附),《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二有传。
今录诗三十二首。
禅师和之含山人也。
名绍隆
机投佛果勤禅师
出世开圣。
次迁彰教。
果还□移居虎丘
佛果门贤虽有妙喜辈。
尚庵居。
吴衲子惟趋虎丘
虎丘法筵之盛。
无异佛果之住蒋山也。
师凡见学流。
必以湛堂死心诸宗匠而龟镜之。
盖师初为大僧。
辄知有于长芦信公。
言下因慕。
佛果老人夹山
而道繇宝峰。
见器于湛堂
又过黄龙。
抗机于死心。
夹山
佛果移道林。
师从其行。
佛果问曰。
见见之时。
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
见不能及。
竖拳云见么。
对曰见。
曰头上安头。
师脱然契證。
佛果复召曰。
见个甚么。
师曰。
竹密不妨流水过。
佛果深肯之。
于是二十载。
侍从于果
睡虎之名。
饫惊丛社矣。
宣和间
辞归省亲。
因住褒禅山
靖康改元
领开圣。
为建炎之扰。
退隐铜峰。
尚书李公光
起师居彰教。
间有老宿。
闻而笑曰。
瞌睡虎今插翅矣。
绍兴癸丑
平江虎丘
丘为南国衣冠之薮。
怀香请益外。
掀禅床喝。
大众之辈。
腾腾不绝。
僧问。
为国开堂一句作么生道。
师曰。
一愿皇帝万寿。
二愿重臣千秋。
曰秖如生佛未兴时一著。
落在甚么处。
师曰。
吾常于此切。
曰官不容针。
更借一问时如何。
师曰。
据虎头收虎尾。
曰中间事作么生。
师曰。
草绳自缚汉。
曰毗婆尸佛早留心。
直至如今不得妙。
师曰。
几行岩下路。
少见白头人。
问九旬禁足意旨如何。
师曰。
理长即就。
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
还禁得也无。
师曰。
穿过鼻孔。
曰学人小出大遇。
师曰。
降将不斩。
曰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也。
师曰。
停囚长智。
问如何是大道真源。
师曰。
和泥合水。
曰便恁么去时如何。
师曰。
截断草鞋跟。
问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
师曰。
老僧也恁么。
曰忽然一刀两段时如何。
师曰。
平地神仙。
问如何是截铁之言。
师曰。
满口含霜。
曰何必如此。
师曰。
阇黎又作么生。
曰痛领一问。
师曰。
也须吐却。
诸方以师之机。
类于五祖。
其上堂曰。
凡有展托。
尽落今时。
不展不托。
堕坑落堑。
直饶风吹不入。
水洒不著。
简点将来。
自救不了。
岂不见道。
直似寒潭月影。
静夜钟声。
随扣击以无亏。
触波澜而不散。
犹是生死岸头事。
拈拄杖一划云。
划断古人多年
点头石。
不觉拊掌大笑。
且道。
笑个甚么。
脑后见腮。
莫与往来。
又曰。
目前无法。
万象森然。
意在目前。
突出难辨。
不是目前法。
触处逢渠。
非耳目之所到。
不离见闻觉知。
虽然如是。
也须踏著它向上关棙子始得。
所以道。
罗笼不肯住。
唤不回头
佛祖不安排。
至今无处所。
如是则不劳敛念。
楼阁门开。
寸步不移。
百城俱到。
还委悉么。
路逢死蛇莫打杀。
无底篮子盛将归。
诸方又以师语类于白云。
白云端和尚尝立祖堂。
昭享先泽师追绎其事。
图其像而安奉之。
故有语曰。
天子之庙九。
诸候之庙七。
况金轮世谱。
宁甘草草饮水。
遽昧其源。
义安乎。
于是丛林咸遵行焉。
师前后据室。
严展化仪。
不以狮乳。
暴迸非器。
所以得法于师者。
气宇如王。
丙辰五月
佛果讣始至。
师乃白众曰。
当以第一座宗达
虎丘院事。
复索笔书最后法语。
俨然化去。
寿六十。
坐四十五
塔于本山。
有门人应庵华禅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绍隆,合山人也。
年九岁辞亲,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
首访长芦信,得其大略而已。
一日,见有僧传圆悟勤语录,读之,欢曰:“想酢生液,虽未得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但恨未聆謦咳耳。
”遂至宝峰,依湛堂
次见黄龙死心,然后参圆悟夹山
一日,入室,圆悟问曰:“见见之时,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悟忽举拳曰:“还见么?
曰:“见。
”悟曰:“头上安头。
闻,脱然契證。
悟曰:“见个什么?
对曰:“竹密不妨流水过。
”悟首肯之,俾掌藏錀。
有僧问于圆悟,曰:“藏主其柔易若此,乌能为哉?
”悟笑曰:“瞌睡虎耳。
”后因圆悟回蜀,乃住邑之城西开圣。
宋建炎间,结庐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
次迁虎邱,道大显著。
尝登座云:“此柱杖一划,划断生法师多年,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师住此山者都从一鼻孔出气,庶不负点头石,拊掌一笑也。
”因追绎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为人之后,不能躬行遗训,于义安乎?
”遂图像奉安,题赞其上。
达摩赞曰:“阖国人难挽,西携只履归。
只应熊耳月,千古冷光辉。
百丈赞曰:“迅雷吼破澄潭月,当下曾经三日聋。
去郤膏肓必死疾,丛林从此有家风。
”开山明教大师赞曰:“春至百花触处,幽香旖旎袭人来。
临风无限深深意,声色堆中绝点埃。
”盖白云以百丈海禅师创建禅规之功,宜配享达摩,可谓知本矣。
既为赞,且发明其道,亦为知礼者欤。
绍兴六年丙辰示微恙,白众曰:“当以首座宗达承院事。
”索笔,大书伽陀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
”加趺而逝,年六十,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
司农少卿徐林铭曰:“于穆初祖,一花东土。
谶至马驹,益昭益著。
派衍而蕃,实惟圆悟
圆悟得师,如马之絷。
大座虎丘,雷动云骛。
临济中兴,杨岐再住。
只履忽西,聿严龛墓。
有神在天,来诃来护。
咨尔后昆,展转流布。
”后一百七十四年,当元至大二年岁在己酉吴兴赵孟頫重书,住山寿永立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觷南宋 ? — 11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 【介绍】: 福州人字柔直
徽宗政和五年进士
宣和元年,馆蔡京家,教其子弟,谓子弟曰:“天下被而翁破坏至此,汝曹惟有善走,庶可逃死。
即见其问计,因劝亟引老成忠义之士,并以杨时荐。
高宗绍兴元年兴化军,改知南剑州,迁福建路转运判官,参与平定范汝为。
后知虔州,进秘阁修撰,未几卒。
全宋诗
张觷
~一一三八),字柔直怀安(今福建福州西南)人。
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
高宗建炎年间南剑州(《侯官县乡土志》卷四)。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福建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
二年,迁尚书考功员外郎(同上书卷五一),又升左司(同上书卷五五)。
四年,以左朝奉郎岳州(同上书卷八二)。
七年,由直宝文阁直龙图阁,自鼎州移知处州(同上书卷一○九)。
再知虔州,进秘阁修撰
八年,卒(《庄简》卷一八《祭张龙图柔直文》)。
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全宋文·卷三一四五
张觷
——一一三八),字柔直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
政和五年进士
为小官,不与世诡随。
蔡京延为子弟师,劝亟引耆德老成,以保宗庙社稷,并以杨时荐。
绍兴初南剑州,迁福建路转运判官,入为尚书考功员外郎左司员外郎修政局检讨官,出知岳州
绍兴五年秘阁,后以直徽猷阁鼎州
绍兴七年直龙图阁处州虔州,荡平范汝为馀部,进秘阁修撰
绍兴八年卒。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五一、五八、八二、九一、九八、一○九、一一二、一二○,《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孟传南宋 1136 — 12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219 【介绍】: 越州上虞人字文授
李光子。
六岁时父谪岭海,奉母居乡,刻志于学。
楚州司户参军,修复陈公塘,有灌溉之利。
累除太府丞,兼考功郎
韩侂胄致意,不可,由是出知江州,复知处州
广西、浙东提点刑狱江东福建提举常平
直宝谟阁致仕。
博学多闻,持身甚严。
有《磐溪诗文稿》、《宏辞类稿》、《左氏说》、《读史》、《杂志》、《记善》、《记异录》等。
全宋文·卷五八四四
李孟传一一三六——一二一九),字文授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资政殿学士光之季子。
以父遗表恩累官太府丞,兼考功郎
以不附韩侂胄,出知江州,复知处州
后历任江东福建提举广西福建江东、浙东提刑,进直宝谟阁致仕。
嘉定十二年卒,年八十四。
孟传刚正有风概,博识多闻,著有《磐溪集》、《宏词类稿》、《左氏说》、《读史杂志》、《记善》等书。
见《宋史》卷四○一本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衢南宋
全宋文·卷七九五九
李衢绍兴府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李光曾孙。
绍定五年进士
景定中淮西路转运判官宝祐中监察御史崇政殿说书
见《宝庆会稽续志》卷六,《宋史》卷四四、九七、四一七。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
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倪垕南宋
全宋诗
倪垕字泰定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
宝祐六年(一二五八)淮西总领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提举江淮茶盐所。
事见《景定建康》卷二六、清康熙仁和县志》卷一○。
全宋文·卷八一五八
倪垕字泰定临安府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嘉熙二年进士第
宝祐六年,以朝散大夫干办诸司审计司太府丞
十一月户部郎官总领淮西军马钱粮、兼江东转运判官
十二月尚书户部员外郎
开庆元年左曹郎中兼权建康府沿江大使留司事务兼茶盐所。
见《景定建康》卷二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朱敦儒宋 1081 — 11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59 【介绍】: 洛阳人字希真号岩壑世称洛川先生
初以布衣负重望,屡辞徵召。
高宗绍兴二年,应召为迪功郎,赐进士出身。
秘书省正字、浙东提刑
因与主战派李光来往,被罢官,寓居嘉禾
晚年受秦桧笼络,除鸿胪少卿,为时论所讥。
死,废黜。
善画山水,工诗词及乐府。
有《樵歌》。
全宋诗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岩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
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
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
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
通判临安府。
八年,为枢密行府咨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
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
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
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
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
有《岩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
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今录诗九首。
词学图录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
洛阳人
有词集《樵歌》三卷。
全宋文·卷三五○三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时称洛川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志行高洁,虽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尝数召而不就。
绍兴初,召为迪功郎
赐对,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
六年,改左奉郎,兼权兵部郎中
通判临安府、枢密行府咨议参军,除秘书郎,改都官员外郎
十四年,除两浙东路提刑
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
十九年,守本官致仕。
二十五年召对,落致仕,授鸿胪少卿,寻依前致仕。
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
工诗词,著有《岩壑老人诗文集》、《猎较集》、《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樵歌》三卷(存)。
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宇北宋 1081 — 1158
全宋文·卷三五○二
张宇一○八一——一一五八),字泰定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守兄。
大观初太学内舍生上舍中科,三年,解褐为贞州司理参军
上饶县太平州学教授淮阴县
宣和七年福州路茶事司干办公事,改本州提刑司绍兴二年秩满再任,孟庾辟为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司干办公事
绍兴七年,召为司勋员外郎,改祠部,迁吏部郎中,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移知湖州
三请宫祠,以左朝请大夫致仕。
绍兴二十八年卒,年七十八。
著诗文、奏议、歌词三十卷。
孙觌张公墓志铭》(《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